“纵观明朝的所有赋税,几乎无一不是针对普通百姓。越是位高权重之人,财富越多,承担的赋税却越少。”
“这些从普通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财富,最终又去了哪里?”
“皇帝居于皇宫,身边有太监宫女十万人。”
“十万太监宫女几乎不事生产,只为皇帝一人服务。养活这十万不事生产的人,得需要多少人劳作?”
“各地诸侯王每年俸禄几何?”
“朝廷的贵族每年俸禄多少?”
“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,俸禄又是多少?”
“大明皇朝的财政特点,便是从穷人和普通人身上搜刮财富,用以赡养那些富可敌国的人。”
“这些穷人和普通人,就是农民、工匠、普通商人。”
说到这里,陈圆圆深深叹了口气,神情中满是无奈。
她终于彻底明白,杨奇伟那番话的深意。
如果分配制度不改变,纵然天下百姓能亩产千斤、万斤,依旧难以摆脱当前的困境。
因为生产力固然重要,但从来都不是关键所在。
关键在于,他们从百姓身上拿走多少,能给百姓留下多少!
杨奇伟爽朗大笑,鼓掌道:“你确实明白了。”
“当今天下皇朝,不论如何花言巧语,都无法掩盖其本质。”
“那便是掠夺普通百姓,奉养富可敌国的权贵皇族。”
“而我圣教要做的,便是改变这一现状。”
“财富,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