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如果仅颁布禁止嫁娶的命令……”
皇上沉思片刻,试图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以说服朝中百官,最终所能想到的似乎只有宣布国丧作为借口。
这让他不禁自问:难道,需要他亲自上演一场“诈死”的戏码?
太离谱了吧!
……
江颂宜离开国公府后,在周边地区徘徊多时,希望偶遇她的师父,但遗憾的是,她既未再听到那悠扬的琴声,也未见到师父的身影。
在经过繁华的市集时,她注意到了一家新开业的书斋,并特意进去购入了紫竹先生最新出版的话本子。
在过去,江颂宜的书斋易主,被江柏川购得后转赠予她。
尽管她鲜少涉足其间,却每隔数日便差遣丫鬟将所默诗文送达诗社,由他们整理汇编成册。
随着清明谷雨的落幕,春耕渐入尾声,金都城内的闲暇时光愈发充裕。此时,挑担售花的农夫渐次增多,货郎沿街叫卖,茶馆酒楼更是人声鼎沸,喧嚣非凡。
然而,金都城的永定侯府与护国公府接连遭受锦衣卫的搜查,护国公府更是出现了异常现象,这令金都的官员们心神不宁。尽管如此,不少富贵闲人仍旧热衷于旁观,私下里纷纷议论这些事件。
尽管锦衣卫在搜查后并未大规模裁员,而是迅速撤离,但这并未改变人们的预感: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永定侯府繁华似锦,却似乎已走到末路。至于护国公府,原本就缺乏气数,众人普遍认为,他们的搜查不过是陪衬。
……
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,洒在竹影斑驳的窗纱上,此时江颂宜在许氏处享用过午餐,稍作休息后,便坐在西窗前翻阅紫竹先生的着作。
不久,襄苎掀开竹帘进入室内,向她报告:“小姐,有变故发生了。”
江颂宜淡淡地瞥了她一眼,仍不紧不慢地翻动书页,“何事?”
随着锦衣卫的撤离,江鼎廉步出皇宫,其神情自如,宛若无事,足见皇上对永定侯府的信赖未曾动摇。